成语 |
解释 |
秋高气和 |
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
着手回春 |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想望丰采 |
见“想望风采”。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源源不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顾影弄姿 |
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
刀光剑影 |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战天斗地 |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鸡毛蒜皮 |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