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得已的成语故事


迫不得已

拼音pò bù dé yǐ

基本解释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将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为首,公深辞让,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迫不得已的典故

北宋时期宋江救了阎婆母女,阎婆把女儿嫁给宋江,宋江并不怎么喜欢阎婆惜,而阎婆惜勾搭上宋江的同事张三,阎婆惜抓住宋江与梁山泊晁盖交往的证据,向宋江索要黄金100两,宋江见阎婆惜铁定心要敲诈他,迫不得已杀了她就上梁山。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迫不得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浇风薄俗 唐 陈黯《辩谋》:“得之则逸身丰家,不得则嫉时怨命,噫,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
自怨自艾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僧多粥少 王朔《浮出海面》:“国家有困难,僧多粥少,为国分忧嘛。”
七搭八扯
拂袖而去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当机立断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群龙无首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九霄云外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经纬天下 《史记·秦始皇本纪》:“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
纷乱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