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橐簪笔的成语故事

拼音chí tuó zān bǐ
基本解释谓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以备顾问。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持橐簪笔,事孝武皇帝数十年。”
暂未找到成语持橐簪笔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持橐簪笔)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默默无闻 | 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
奇花异草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0回:“命周贾于绛州城内,起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种植其中。” |
力所能及 | 唐 裴铏《传奇 韦自东》:“殿于宏壮,林泉甚佳,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似驱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前瞻后顾 |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七十致仕》:“死期将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远,夜行不休,前瞻后顾,无所栖归,不亦太可怜乎!” |
气充志骄 |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 |
心里有鬼 |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
顿挫抑扬 |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兵荒马乱 |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