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穷水尽的成语故事


山穷水尽

拼音shān qióng shuǐ jìn

基本解释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已没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山穷水尽的典故

公元1167年,南宋大诗人陆游因力主抗金被免职,回到老家山阴镜湖旁居住。一次他到附近的山西村游访,他即兴作诗《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半年留客足鸡豚。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山穷水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明·沈璟《义侠记·除凶》:“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林下风致 《宣和书谱·妇人薛涛》:“妇人薛涛,成都倡妇也。以诗名利时,虽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风致,故词翰一出,则人争传以为玩。”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过五关,斩六将
野心勃勃 清 陈天华《狮子吼》:“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
信及豚鱼 《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秣马厉兵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繁文缛节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营私舞弊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南洋兵船虽然不少,叵奈管带……营私舞弊,那里还有公事在他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