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死,良犬烹的成语故事


狡兔死,良犬烹

拼音jiǎo tù sǐ,liáng quǎn pēng

基本解释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同“狡兔死,良狗烹”。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八三回:“吾闻‘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


暂未找到成语狡兔死,良犬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狡兔死,良犬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回心转意 元 高则诚《琵琶记》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且更耐看如何?”
为民请命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价值连城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枝对叶比 唐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及其大坏也,俪偶章句,使枝对叶比,以八病四声为梏拳,拳拳守之,如奉法令。”
裾马襟牛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压岁钱 清·曹雪芹《红楼梦》:“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
当机立断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肝胆过人
擦肩而过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