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ng

恐吓


拼音kǒng hè
注音ㄎㄨㄥˇ ㄏㄜˋ

繁体恐嚇
词性动词


恐吓

词语解释

恐吓[ kǒng hè ]

⒈  威胁人,使害怕;吓唬。

他恐吓破产的人。

menace; terrify; threaten; intimidat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恐赫”。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

《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院长不须相恐吓。”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七:“虏以虚言相恐赫耳,未必敢来。”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终身之交在此,半路絶交亦在此,莫以状元恐赫人也。”
清 顾炎武 《书吴潘二子事》:“庄氏 既巨富, 浙 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得所欲而去。”
鲁迅 《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这诗怎么样?有辱骂,有恐吓,还有无聊的攻击:其实是大可以不必作的。”

国语辞典

恐吓[ kǒng hè ]

⒈  以胁迫的言语或行动威吓人。

《儒林外史·第一回》:「想是翟家这奴才,走下乡狐假虎威,著实恐吓了他一场。」
《红楼梦·第九一回》:「有叫他在内趁钱的,也有造作谣言恐吓的,种种不一。」

恫吓 威吓

分字解释


※ "恐吓"的意思解释、恐吓是什么意思由繁体字在线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交流分享

造句


1.这一支孤军已被敌人包围,但指挥官巧妙地运用虚张声势的方反恐吓敌人,相持了半天,援军赶到,终于得以转危为安。

2.一个人的胆子大,才能有作为;畏怯的人,懦弱的人,他虽然没有身临其境的危险,但只要一听到人家的恐吓言语,早已吓得不知所措,试问这样的人可能有什么建树呢?卡耐基

3.而威严恐吓这样的老把戏再次在北爱尔兰引起骚乱,近来因政见不一导致的恐怖活动见长。

4.年轻男子或女子街头派传单,用“免费”作诱,专挑涉世未深的女孩下手;店铺简陋,对话似背急口令,大声夹恶恐吓,再加小小利诱。

5.我们认为对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摧残学生的感情、诚实和自信,……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6.一个人的胆子大,才能有作为;畏怯的人,懦弱的人,他虽然没有身临其境的危险,但只要一听到人家的恐吓言语,早已吓得不知所措,试问这样的人可能有什么建树呢?卡耐基

7.一个人的胆子大,才能有作为;畏怯的人,懦弱的人,他虽然没有身临其境的危险,但只要一听到人家的恐吓言语,早已吓得不知所措,试问这样的人可能有什么建树呢?

8.一名小偷在公交车上行窃得手后,被失主发现,见失主追下车,嚣张的小偷边恐吓失主边仓皇逃窜,最终被正在巡逻的南宁市巡警一大队民警逮个正着。

9.可想而知,北韩回敬联合国的决议一连串逞凶斗狠的威胁恐吓,扬言国际搜索北韩的船舶将会引发军事报复,并宣布制造更多钸基炸弹的计画,推行浓缩*的方案。

10.【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亚洲报道”新闻网11月11日消息,加拿大夏洛特敦市举办国际会议,讨论网络欺凌和恐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