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

词语解释
浪迹[ làng jì ]
⒈ 居无定所,漂泊流浪。
例浪迹天涯。
英travelling foot-loose;
引证解释
⒈ 见“浪迹”。亦作“浪跡”。
⒉ 到处漫游,行踪不定。
引《文选·江淹<杂体诗·效张绰“杂述”>》 李善 注引 晋 戴逵 《栖林赋》:“浪迹 潁 湄,栖景 箕 岑。”
宋 苏轼 《老人行》:“老人旧日曾年少,浪迹常如不繫舟。”
《孽海花》第十三回:“那位至交,也是当今赫赫有名的直臣,就为妄劾大臣,丢了官儿,自己一气,削髮为僧,浪迹四海。”
李瑛 《滔滔涅瓦河·寄红场》诗:“是呵,谁知道他明日将要浪迹何方!”
⒊ 不拘形迹。
引《文选·江淹<杂体诗·效张绰“杂述”>》:“浪迹无蚩妍,然后君子道。”
李善 注:“浪,犹放也。”
国语辞典
浪迹[ làng jī ]
⒈ 行踪无定,到处流浪。
引晋·戴逵〈栖林赋〉:「浪迹颍湄,栖景箕岑。」
唐·李白〈酬谈少府〉诗:「壮心屈黄绶,浪迹寄沧洲。」
分字解释
※ "浪迹"的意思解释、浪迹是什么意思由繁体字在线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