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操

词语解释
节操[ jié cāo ]
⒈ 指人的气节、操行。多用褒义。
英high moral principle;
引证解释
⒈ 气节操守。
引《韩非子·五蠹》:“其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
《后汉书·伏隆传》:“隆 字 伯文,少以节操立名,仕郡督邮。”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吴翠凤》:“邑令敬其节操,为悬额题旌,并佽助焉。”
夏衍 《秋瑾传》第三幕:“你这些鬼话……可决不能欺骗有血性有节操的革命党!”
⒉ 指乐曲的节拍。
引《文选·王褒<洞箫赋>》:“条畅洞达中节操兮,终诗卒曲尚餘音兮。”
李善 注:“言声有条贯,通畅洞达而中於节操。”
国语辞典
节操[ jié cāo ]
⒈ 坚定不移的操守。
引《晋书·卷八九·忠义传·沈劲传》:「劲少有节操,哀父死于非义,志欲立勋以雪先耻。」
分字解释
※ "节操"的意思解释、节操是什么意思由繁体字在线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