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社稷坛与风雷雨师师之坛混为一区其间多
[宋代]:魏了翁
始余求诸社,穷巷窈而曲。
草阴荒蒙茸,林影乱朴樕。
其中有屋庐,其下主以木。
社稷风雨雷。皆於此乎告。
趋暗不求阳,如丛祠而局。
就简不辨方,如古墓而族。
引我拜乎上,高床被茵褥。
使我视所陈,纸币荐薌烛。
爵不以坫寘,酒不以茅缩。
牲不以碑丽,斋户不以宿。
於礼无所稽,承讹已云熟。
从之则咈余,不从亦违俗。
是心既不慊,虽暂亦为渎。
屋不受不阳,此岂容有屋。
先易其甚者,余事踵相属。
其有不逮为,则以告新牧。
始餘求諸社,窮巷窈而曲。
草陰荒蒙茸,林影亂樸樕。
其中有屋廬,其下主以木。
社稷風雨雷。皆於此乎告。
趨暗不求陽,如叢祠而局。
就簡不辨方,如古墓而族。
引我拜乎上,高床被茵褥。
使我視所陳,紙币薦薌燭。
爵不以坫寘,酒不以茅縮。
牲不以碑麗,齋戶不以宿。
於禮無所稽,承訛已雲熟。
從之則咈餘,不從亦違俗。
是心既不慊,雖暫亦為渎。
屋不受不陽,此豈容有屋。
先易其甚者,餘事踵相屬。
其有不逮為,則以告新牧。
唐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675篇) 〕
明代:
程敏政
秀水城东学士阡,寸心常绕瓣香前。闻君当日曾相见,屈指流光二十年。
秀水城東學士阡,寸心常繞瓣香前。聞君當日曾相見,屈指流光二十年。
明代:
于慎行
诸生鲁国受经初,标格王郎玉不如。倚马旧传文考赋,笼鹅雅学右军书。
家声此日标琼树,世业当年论石渠。手泽应须开万卷,早怀三荣诣公车。
諸生魯國受經初,标格王郎玉不如。倚馬舊傳文考賦,籠鵝雅學右軍書。
家聲此日标瓊樹,世業當年論石渠。手澤應須開萬卷,早懷三榮詣公車。
明代:
李梦阳
时清昼卧铜牙弩,客散宵披玉检文。可道将军浑是武,曾将三策献明君。
時清晝卧銅牙弩,客散宵披玉檢文。可道将軍渾是武,曾将三策獻明君。
清代:
彭孙遹
点清霜、一夜渡河来,木叶竦高秋。最伤心时候,西风旅梦,残月江楼。
何事南来北往,行役不知休。回首当年事,飙散云流。
點清霜、一夜渡河來,木葉竦高秋。最傷心時候,西風旅夢,殘月江樓。
何事南來北往,行役不知休。回首當年事,飙散雲流。
明代:
皇甫汸
西风吹雪满柴闾,坐对寒云意泊如。自笑曾为穿履客,长安愁说待公车。
西風吹雪滿柴闾,坐對寒雲意泊如。自笑曾為穿履客,長安愁說待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