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田待制
[宋代]:苏洵
日落长安道,大野渺荒荒。
吁嗟秦皇帝,安得不富强。
山大地脉厚,小民十尺长。
耕田破万顷,一稔粟柱梁。
少年事游侠,皆可荷弩枪。
勇力不自骄,颇能啖干粮。
天意此有谓,故使连西羌。
古人遭边患,累累斗两刚。
方今正似此,猛士强如狼。
跨马负弓矢,走不择涧冈。
脱甲森不顾,袒裼搏敌场。
嗟彼谁治此,踧踧不敢当。
当之负重责,无成不朝王。
田侯本儒生,武略今洸洸。
右手握麈尾,指挥据胡床。
郡国远浩浩,边鄙有积仓。
秦境古何在,秦人多战伤。
此事久不报,此时将何偿。
得此报天子,为侯歌之章。
日落長安道,大野渺荒荒。
籲嗟秦皇帝,安得不富強。
山大地脈厚,小民十尺長。
耕田破萬頃,一稔粟柱梁。
少年事遊俠,皆可荷弩槍。
勇力不自驕,頗能啖幹糧。
天意此有謂,故使連西羌。
古人遭邊患,累累鬥兩剛。
方今正似此,猛士強如狼。
跨馬負弓矢,走不擇澗岡。
脫甲森不顧,袒裼搏敵場。
嗟彼誰治此,踧踧不敢當。
當之負重責,無成不朝王。
田侯本儒生,武略今洸洸。
右手握麈尾,指揮據胡床。
郡國遠浩浩,邊鄙有積倉。
秦境古何在,秦人多戰傷。
此事久不報,此時将何償。
得此報天子,為侯歌之章。
唐代·苏洵的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 苏洵的诗(55篇) 〕
唐代:
阎宽
下帷长日尽,虚馆早凉生。芳草犹未荐,如何蜻蛚鸣。
秋风已振衣,客去何时归。为问当途者,宁知心有违。
下帷長日盡,虛館早涼生。芳草猶未薦,如何蜻蛚鳴。
秋風已振衣,客去何時歸。為問當途者,甯知心有違。
宋代:
许及之
堕甑功名久任缘,形骸老丑孰蚩妍。了知白发关吾事,敢学乌髭趁少年。
人谓黄金容可作,君藏鸿宝乃能铅。一皤正博妻孥笑,许惠良方试与传。
堕甑功名久任緣,形骸老醜孰蚩妍。了知白發關吾事,敢學烏髭趁少年。
人謂黃金容可作,君藏鴻寶乃能鉛。一皤正博妻孥笑,許惠良方試與傳。
明代:
李梦阳
大梁城东云出雷,捩风拖雨故徘徊。黄鹂坐树深无语,紫燕衔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为早冢,不闻神女傍阳台。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来。
大梁城東雲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鹂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台。火雲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唐代:
马戴
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
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见荻花。
遠歸從此别,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幹曲,洲中見荻花。
宋代:
葛胜仲
黑头自致已三旌,暂寄江湖适性情。五总龟游钦学富,九皋鹤立见神清。
西雍宁累飞章荐,东閤频蒙倒屣迎。方幸台躔照苕霅,以兹投劾未能轻。
黑頭自緻已三旌,暫寄江湖适性情。五總龜遊欽學富,九臯鶴立見神清。
西雍甯累飛章薦,東閤頻蒙倒屣迎。方幸台躔照苕霅,以茲投劾未能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