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铭心的成语故事


刻骨铭心

拼音kè gǔ míng xīn

基本解释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出处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暂未找到成语刻骨铭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刻骨铭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胸无大志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空穴来风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正身明法 《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天昏地暗 唐 韩愈《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举贤任能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慌里慌张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
因噎废食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打情卖笑 曹禺《日出》第三幕:“在地狱一般的宝和下处,充满着各种叫卖、喧嚣、女人诟骂、打情卖笑的声浪。”
古里古怪 林徽因《梅真同他们》第一幕:“可是差不多也就算是了,你知道当时的那些办法古里古怪的……”
立竿见影 宋 朱熹《参同契考异》中篇:“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