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二山
[宋代]:沈辽
左山丛古木,萦带多美竹。右山少平地,硱磳断苍玉。
于此岂无竹,萧疏倚岩谷。上参九顶道,俯浸青溪澳。
于彼岂无石,嵌崖大如屋。景业读书处,基构有遗躅。
始吾购二山,何为不相属。中间古兰若,台观当山腹。
岩洞九十七,龙蛇所潜伏。昔人作轩榭,高深寄林麓。
我乃巢西崦,手自亲锄斸。青溪漫无际,岛屿相重复。
雨馀山更佳,春流涨平峪。下瞰池阳市,修烟弄芬馥。
大江天上来,淮山点眉绿。老夫岂无意,落日傲鸿鹄。
东岭亦诛茆,小庵粗容足。六峰引南睇,九华势相续。
白云与谁期,千载媚平陆。清旷无俗韵,修明资远目。
去秋已种麦,今春复栽粟。野老岂余欺,东坡幸膏沐。
二山谁与适,最与枯藤熟。相见讵无人,顾我真麋鹿。
百年一瞬事,何暇知委曲。得此化馀年,不问君平卜。
左山叢古木,萦帶多美竹。右山少平地,硱磳斷蒼玉。
于此豈無竹,蕭疏倚岩谷。上參九頂道,俯浸青溪澳。
于彼豈無石,嵌崖大如屋。景業讀書處,基構有遺躅。
始吾購二山,何為不相屬。中間古蘭若,台觀當山腹。
岩洞九十七,龍蛇所潛伏。昔人作軒榭,高深寄林麓。
我乃巢西崦,手自親鋤斸。青溪漫無際,島嶼相重複。
雨馀山更佳,春流漲平峪。下瞰池陽市,修煙弄芬馥。
大江天上來,淮山點眉綠。老夫豈無意,落日傲鴻鹄。
東嶺亦誅茆,小庵粗容足。六峰引南睇,九華勢相續。
白雲與誰期,千載媚平陸。清曠無俗韻,修明資遠目。
去秋已種麥,今春複栽粟。野老豈餘欺,東坡幸膏沐。
二山誰與适,最與枯藤熟。相見讵無人,顧我真麋鹿。
百年一瞬事,何暇知委曲。得此化馀年,不問君平蔔。
唐代·沈辽的简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 沈辽的诗(292篇) 〕
两汉:
佚名
一丘一壑。野鹤孤云随处乐。篆带纱巾。且与筠庄作主人。
高山流水。指下风生千古意。寿庆年年。长在新秋六日前。
一丘一壑。野鶴孤雲随處樂。篆帶紗巾。且與筠莊作主人。
高山流水。指下風生千古意。壽慶年年。長在新秋六日前。
:
郑惠真
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
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明代:
陈曰昌
人多物外役,而我独无营。浩浩复落落,湖山注夙情。
因之不适俗,壮心淹老成。园林聊日涉,守拙若硁硁。
人多物外役,而我獨無營。浩浩複落落,湖山注夙情。
因之不适俗,壯心淹老成。園林聊日涉,守拙若硁硁。
宋代:
黄庭坚
武昌参佐幕中画,我亦来追六月凉。
老子平生殊不浅,诸君少住对胡床。
武昌參佐幕中畫,我亦來追六月涼。
老子平生殊不淺,諸君少住對胡床。
唐代:
皎然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无边。零露积衰草,寒螀鸣古田。
茫茫区中想,寂寂尘外缘。从此悟浮世,胡为伤暮年。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
茫茫區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
明代:
钟芳
人事推迁可奈何,纷纷蝼蚁上南柯。功名频看匣中镜,岁月真如机上梭。
蜀魄有怀终陨血,寒鸦无力欲填河。坐深庭院浑忘倦,凉露沾衣感慨多。
人事推遷可奈何,紛紛蝼蟻上南柯。功名頻看匣中鏡,歲月真如機上梭。
蜀魄有懷終隕血,寒鴉無力欲填河。坐深庭院渾忘倦,涼露沾衣感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