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文天祥的诗 > 扬子江

扬子江

[宋代]: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扬子江译文及注释

译文

前几日伴狂风自去北海漂游,费尽千辛万苦回到扬子江头。

我的心就像那一根磁针,不永远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注释

扬子江:长江在南京一带称扬子江。

北海:这里指北方。

回从:曲意顺从。

磁针石:即指南针。

南方:这里指南宋王朝。

扬子江创作背景

  文天祥在赣州知州任上,以家产充军资,起兵抗元,入卫临安,不久任右丞相,赴元军谈判被扣留,拘押北行。后脱险南归,率兵抗击元军。景炎元年(1276),他在从南通往福州拥立端宗以力图恢复的途中,作《扬子江》一诗述志。

扬子江鉴赏

  《尧典》中说:“诗言志,歌咏言。”诗,一向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志向的。诗人运用比兴手法,触景生情,抒写了自己心向南宋,不到南方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对祖国的坚贞和热爱。

  诗的首二句纪行,叙述他自镇江逃脱,绕道北行,在海上漂流数日后,又回到长江口的艰险经历。首句的“北海游”。指绕道长江口以北的海域。次句“回从扬子大江头”,指从长江口南归,引起三、四两句。

  末二句抒情,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现了他不辞千难万险,赶到南方去保卫南宋政权的决心。忠肝义胆,昭若日月。

  全诗语言浅近,比喻贴切,字里行间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

文天祥简介

唐代·文天祥的简介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 文天祥的诗(27篇)

猜你喜欢

诸将八首 其七

明代李梦阳

天下军储尽海头,材官郡国遍防秋。若道成功无造伪,岂应屠贾坐封侯。

开河待闸苦热

明代陆深

长江无六月,此语为谁传。筠簟纱厨里,何人不可怜。

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树成行更森爽。画阁含风蘸水开,仙槎到海随潮长。

目病初愈示敬亭贻谋

清代敦敏

浮云渐尽尚模糊,惭说星眸恋若珠。对面花如隔秘雾,推窗月似障纱幮。

难同阮藉论青白,好向维摩参寂无。忽忆东堂狂饮夜,灯光烂灿醉呼卢。

茄藤社观番戏二绝句 其一

清代范咸

连臂相看笑踏歌,陈词道是感恩多。剧怜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风奈若何。

酬陈叔裕四首

宋代王炎

花枝破蕾作轻红,渐有春愁入眼中。

傥可登楼销暇日,幸无举扇障西风。

挽陈复斋

宋代高翥

忧世心劳鬓易斑,笑颦还与世相关。

秋霜烈日君臣际,和气春风母子閒。